省政协到我院温江院区调研康复医疗体系建设相关工作
该片以复•兴文化、复•有活力复•强国家三个篇章,生动展现了部分获奖学生的风采,勾勒出复旦学子勤于治学、勇于钻研、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复旦学子胸怀祖国、勇担责任、践行理想的自觉行动。
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在总结时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也必将对复旦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产生重大影响,希望广大专家学者认真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多出理论研究成果,为推动理论创新,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历史系姜义华教授、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法学院杨心宇教授、社政学院王桂新教授、国务学院陈晓原教授、社科部肖巍教授、管理学院胡君辰教授、经济学院殷醒民教授、国务学院朱春奎教授、经济学院陈钊教授等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深入解读三中全会精神,既有对公报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深刻理解,也有对深化改革手段和举措的具体分析,展示出专业领域多年研究积淀与当前国家发展形势相结合的独到见解。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新闻中心讯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之际,11月13日下午,我校在光华楼东辅楼205会议室举办专家学者理论研讨会,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来自人文社科领域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三中全会公报进行解读。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部长萧思健主持会议三是要借助三中全会召开的契机,深入思考学校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会议邀请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张军做辅导报告。
党委中心组成员随后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张军教授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解读三中全会公报,回顾了历次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并对本次公报中的亮点和重要改革方向,包括财政改革、城乡一体化、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等进行了分析。要抓好作风建设,学校将要出台有关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要强化审批制度、财务体制和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改革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校党委书记朱之文结合学校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六点要求。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有相匹配的一流管理,党政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对教师要加强法制教育、政策教育,要从基础做起。要强化文件管理,过时的要废止,该修订的要修订,该调整的要调整,该新建的要新建,要通过制度建设为干部和教师营造好的环境。
他指出,最根本的是要加强领导,选人用人要有正确的导向,权力要有制约和监督,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对违法违纪现象要勇于斗争,党委班子要带好队伍、管好队伍。新闻中心讯 3月25日上午,校党委中心组在逸夫楼圆桌会议室举行集体学习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朱之文主持学习会。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袁正宏首先全文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党委中心组成员随后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感染力朱之文书记也结合复旦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情况,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随后,刘利民副部长召开了教师代表座谈会,并听取了陈晓漫常务副校长关于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汇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殷长春、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等参加考察调研。刘利民副部长对我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各项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刘利民副部长一行先后考察了环境系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微电子学院微纳电子器件研究所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并就关心的问题与专家教授进行了交流。
他指出,高等教育的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必须推出集成式、综合性的改革举措,而复旦大学近年来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推广示范效应,希望复旦大学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头羊、排头兵。在座谈过程中,来自各学科的教师代表,分别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和成长经历,对青年教师培养、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人才引进的后续培养、教师队伍选聘考核制度等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新闻中心讯 3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校党委书记朱之文陪同下考察我校,并就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如汤钊猷教授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的小肝癌理论被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 Popper认为:亚临床肝癌这一新概念是人类对肝癌的认识与治疗的巨大进展,提供了二级预防的途径。
据悉,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医院院长、肝脏外科樊嘉教授任该研究所所长。统计表明, 2006-2011年全球在肝炎研究领域共发表54197篇SCI论文,其中复旦大学发表了384篇,位居全球研究机构的第19位,中国大陆地区第1位。新闻中心讯 整合了上海市20多家医院消化科、感染科、肿瘤科的力量的上海市肝病研究所3月2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挂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闻玉梅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教授,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科教处张勘处长,上海市科委基地处过浩敏处长,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夏景林教授,以及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长,党委书记秦新裕,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所长王小林等出席成立大会。据樊嘉介绍,研究所成立后,将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治疗、研究肝病方面的优势,以临床发现问题为原则,进而指导基础研究,并加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实际应用的转化,提高我国肝脏病学临床和科研水平。问题关键是目前对这些疾患的发病机制理解不够,并缺乏有效的人群监测和治疗措施。
肝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病毒性肝炎在国内仍是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习惯改变脂肪肝和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枢,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关键作用。肝癌的早期诊断、复发转移仍然是困扰临床的重要问题。
药物的普遍滥用、尤其是国内对中药毒副反应认识不足导致药物所致肝损相当常见,国内缺乏明确的防治措施。据悉,复旦大学肝病学科由我国著名医学家林兆耆教授于解放初创立,期间涌现出汤钊猷院士、闻玉梅院士、朱无难教授、翁心华教授、刘厚钰教授、王吉耀教授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肝病领域专家。
目前已形成一支包括2名院士、4名973首席、5名长江特聘教授、10名杰青,集医、教、研及预防等各方面人才为一体的高水平临床创新团队,在慢性肝病(从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到肝癌)防治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广泛认可。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闻玉梅院士。
2006年来主持国家重大临床研究课题20余项,经费超2亿元,在NEJM、Lancet等IF超过5分的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IF超过10分的论文近50篇。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该举措对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和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有重要意义。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奖4项。
闻玉梅、桂永浩、秦新裕、张勘为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成立揭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的最终结局,目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
肝癌领域共发表SCI论文35385篇,其中复旦大学596篇,占1.684%,位居全球独立研究机构第1位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包括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肖林,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刘华,上海市税务局副局长龚祖英,上海保税区域协会会长卞祖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民,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复旦大学上海自贸综合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等嘉宾。
他希望这类极具思想性、战略性的圆桌会议能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激荡、信息交流和问题研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朱民认为自贸区半年来的运行情况符合预期,树立了国内外投资者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的信心。
2014年3月23日,由复旦大学自贸区研究院主办的复旦大学自贸圆桌会议(第七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1多功能厅举行。袁志刚教授主持了本次圆桌会议。自贸区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一个内部评估来考量这半年的成果,他提出了负面清单和透明度、服务业开放、事中事后监管、金融改革、口岸监管、半年评估报告、自贸区进一步推进工作等七大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上海市税务局副局长龚祖英认为税收管理和税务便利化对于自贸区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她指出当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税基侵蚀利润转移(BEPS)问题,并介绍了自贸区税务分局自成立以来在认真落实税收政策、简化优化办税流程、探索风险防范和税务便利化措施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林尚立副校长首先代表复旦大学欢迎各位嘉宾莅临,他向嘉宾们讲述了复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成立之后一方面汇集学校内部的力量,另外一方面跟上海市各级部门进行合作所出的成果。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肖林介绍了自贸区建设半年来的正在积极推进的工作。
上海保税区域协会会长卞祖耀用几组数据说明了自贸区半年运作的成果,总体上评价为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他提出抓好试点项目、加强国际通行规则研究、减持市场导向等下一步工作的三点建议。
会议后半场,复旦大学孙笑侠教授、龚柏华教授、陈力教授、程大中教授、林曙教授、张宗新教授、朱春奎教授、朱春阳教授等近20位不同研究领域的复旦学者从自身研究出发,针对自贸区建设负面清单、国际贸易、监管体系、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上海市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自贸区自2013年9月28日挂牌成立至今近六个月的时间,本次圆桌会议以上海自贸区运行半年回顾与未来展望为主题,总结自贸区运作半年来所做的工作,对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先行经验、汇集各方智慧、利用专业知识探讨自贸区的未来发展走向。